周末读史 | 两个中华帝国之间的历史(三):南来北往

   #历史 #南北朝 

周末读史 | 两个中华帝国之间的历史(三):南来北往

原创 2016-04-24 许岑珂 赛先生

前秦和前燕合力击败桓温以后,立刻翻了脸,和当年孙刘两家赤壁之战以后马上翻脸一样。当时前燕皇帝慕容暐自己能力不济,国事基本上依靠摄政慕容评。但是因为慕容垂在击败桓温后声威大震,慕容评忌惮慕容垂的威信,企图谋害慕容垂。慕容垂只好离家出走,投奔前秦。慕容恪的去世,加上慕容垂的出走,让前燕大伤元气。而前秦得一勇将,自然如虎添翼。在前燕刚刚打败桓温的北伐后,公元369年,前秦天王苻坚立刻以前燕未能履行割让洛阳的诺言为由,发动了灭前燕的战争。失去了慕容垂的前燕果然不堪一击,一年之内就被前秦丞相王猛所灭。

苻坚可以说是在那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时代里少有的执行先进和宽容民族政策的君主。和之前的各民族互相仇杀截然相反,苻坚对于治下的其他民族基本都很优待。前燕被灭以后,慕容家族基本都被苻坚俘虏,但是苻坚对他们全都礼遇有加。慕容垂这样的人才在前秦自然是委以重任,而慕容暐这个前朝皇帝也被封侯爵,享受荣华富贵。王猛其实早看出慕容垂并不是一个甘心居于人下之人,所以劝苻坚早作打算。但是一向对王猛言听计从的苻坚在这件事情上坚持执行自己的宽容政策。苻坚对于手下人的背叛也是宽容得有点过头了。比如,宗室苻重谋反,失败以后被苻坚赦免,然后就被任命为镇北大将军。但是事后证明,在一个落后的时代执行先进的政策是过于理想化了。

王猛是一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人才。他出身寒门,在烽烟四起的年代里静观局势,饱读诗书,难能可贵。桓温北伐至长安城下时,王猛还是一介寒士,只身去见桓温,畅谈天下之事。桓温大为赞叹,邀王猛南下一同为东晋效力。王猛深知东晋朝廷为世家大族把持,自己一个毫无背景的寒士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于是继续留在北方等待自己的伯乐。终于,王猛等到了一代雄主苻坚。苻坚遇见王猛,堪比刘备遇见诸葛亮。在王猛的辅佐下,苻坚的前秦东灭前燕,西灭前凉,北灭代国(拓跋鲜卑政权),西域各国皆遣使朝贡。至此,前秦完全统一了中国北方,其领土和国力都超过南边的东晋。

苻坚对慕容家族青眼有加,不仅仅在国事上如此,在私生活上也这样。慕容暐的弟弟慕容冲也随着前燕的覆灭被苻坚俘虏。慕容冲和他姐姐清河公主,都天生俊美,尤其是慕容冲,有“龙阳之姿”,于是二人都被苻坚纳入后宫。长安童谣称此事为“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古今中外有同性恋倾向的英雄人物并不算少。比方说,特洛伊战争期间的希腊英雄阿克琉斯(Achilles)和他的朋友帕特洛克里斯(Patroclus)就被认为是一对同性情人。而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和他的挚友及大臣Hephaestion也很可能是同性情人。就连凯撒也曾经在担任驻比提尼亚(Bithynia)大使的时候和比提尼亚国王有过绯闻,后来凯撒被自己的政敌们戏称为“比提尼亚的王后”。

王猛为苻坚立下旷世奇功,致死也不忘对苻坚进言。王猛认为东晋虽然偏安,但是是天下正宗,不能进攻东晋。可惜,王猛一死,慕容垂的二心马上凸显,他不停地给苻坚戴高帽,撺掇他马上进攻东晋。尽管其他大臣基本全都反对攻晋,但是意气风发的苻坚还是发动了那场让他追悔莫及的战争。

苻坚起初对东晋的战争还算顺利。东晋的襄阳被攻克,守将朱序被俘。苻坚继续维持自己的宽大政策,将朱序委以重任。但是这个委任是彻底失败的,因为后来的事情证明,朱序就是东晋的卧底,完全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苻坚一次派出了近百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这个数字真的很惊人,因为经过数十年的战乱,加上大量人口的南迁,前秦人口本来就不多,这百万大军占了国内适龄男子的相当大比例。这里面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去打仗可想而知。

此时的东晋有一只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叫北府兵。东晋有大量的北方流民,如果不加以管理和使用,将会是东晋巨大的社会问题。而这些人因为在南方没有根基,也缺乏土地,很难用传统的农业经济糊口。东晋将这些人中的骁勇之士组织成一支职业军队,专门对付北方的胡人。北府兵最初的领袖是谢氏家族。苻坚南侵时,东晋派谢石为征虏将军,率领北府兵抵抗。苻坚原本打算让降将朱序去劝说谢石投降,但是朱序却告诉谢石要趁苻坚大军未到之时先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果然,谢石命参军刘牢之率领五千北府兵精锐以少胜多击败了前秦的前锋部队,为战争的胜利开了个好头。

对于苻坚来说,前锋受挫只是小败,对自己的百万大军没什么影响。但是苻坚不知为何从南征开始时的“投鞭断流”的豪气变成了“草木皆兵”的衰气,恐怕是过于成功的人对于小失败反而没有承受能力。主帅对战役失去了信心,那么战争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但尽管如此,战争的结束还是过于戏剧化了。秦晋两军对峙于淝水,苻坚想后退一段距离让晋军渡河,结果秦军一后退,卧底朱序立刻大喊“秦军败矣!”然后前秦军队就彻底崩溃,一路奔逃,自相践踏。这场对决似乎都不能算打仗,只能算闹剧。而朱序的嗓门似乎也太大了一点,能让百万大军都听到自己的喊声。或者说百万大军的崩溃只是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有一小部分人开始逃跑,无心恋战的全军立刻就开始溃逃。这样看来,如果军队没有斗志,人数再多也只是让溃败更加壮观而已。 

总之,苻坚统一全中国的梦想就此破灭。而撺掇他攻晋的那位慕容垂马上带着自己的人马出走,回到前燕故地,于384年建立了后燕。而前秦境内的慕容鲜卑人纷纷反叛,慕容泓建立西燕,慕容冲趁机围困长安,而慕容暐则策划谋杀苻坚。此时的苻坚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先进民族政策的失败,一怒之下杀光了身边所有的慕容鲜卑人。而当年那个被苻坚宠幸于后宫的美少年慕容冲此时也成长为一个骁勇的战将,最后慕容冲攻克长安,苻坚败逃。

败逃中的苻坚被自己曾经的臣下,羌族人姚苌俘虏。姚苌在索要玉玺不成后,杀死了苻坚,自己继承了苻坚之位,史称后秦。苻坚英雄一世,曾经坐拥大好江山,眼看着中华帝国就要在他手里重建了,却没想到会输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滑稽,如此之窝囊。苻坚的宽大政策并没有真正征服任何人的心,他被所有人集体背叛了。从此,中国的北方又一次陷入了分裂:东部是慕容鲜卑建立的后燕,中间是同为慕容家族建立的西燕,西部是羌人姚苌继承的后秦,以及河西走廊以西的后凉政权,和最北部的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中国北方的再一次统一得靠北魏来完成。

公元394年,慕容垂率领后燕灭西燕,统一了慕容家族的政权,至此后燕成为当时北方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和苻坚一样,慕容垂一旦强大了就发动了不该发动的战争。由于拓跋鲜卑人的北魏曾经与西燕交好,慕容垂决定发兵北伐北魏。可惜在参合陂被北魏大败。从此拓跋鲜卑取代慕容鲜卑成为了北方的老大。参合陂的失败应该让慕容家族创巨痛深,天龙八部里面的慕容博还拿“参合”命名自己的住所“参合庄”,也命名了自己的绝招“参合指”。此后,慕容鲜卑的政权被分为了北部辽东以及南部山东这两块不相连的区域。辽东的后燕政权后来被冯跋篡夺,其后被北魏所灭。而南燕政权则有幸被一位东晋战神所灭。

◆  ◆  ◆  ◆  ◆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用了相当多的典故,这一句中的典故,说的就是东晋战神,以及刘宋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寄奴,是刘裕的小名,而气吞万里如虎说的是刘裕北伐中原收复两都的伟业。而晚清梁启超先生曾在《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中说,中国自商周以来与外族的战斗往往失败,“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武,如斯而已!如斯而已!”这里的宋武指的就是刘裕。梁启超提到的其他三个人都是鼎鼎大名,刘裕能与这几个人并列,而且连“驱逐鞑虏”的朱元璋都没能上榜(当然这可能有清朝政治环境的原因),可见刘裕在梁启超心中的地位。

刘裕出身于东晋军事集团北府兵,为刘牢之麾下参军。当时东晋闹了一场“孙恩起义”。和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一样,孙恩起义也是用原始宗教来号召群众,一时间东晋沿海地区烽烟四起。而孙恩等人还以海岛为基地,经常登陆骚扰,然后退回海岛防守。因为其基地在海上,孙恩被信众们称为“水仙”。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自身没有成功,却成就了一批因为剿灭黄巾军而成长起来的军阀们,最后这批军阀灭掉了东汉政权。孙恩起义最终也没有成功,于公元402年被刘裕击败后自杀,而起义成就了以平定起义为名崛起的桓玄。此时的桓玄有了他爹桓温当年没有完成的志愿:取东晋而代之。然后又是那一套大家都玩熟了的程序:封王(楚王),加九锡等等。最后,桓玄还真迈出了他爹没完成的那一步:逼晋安帝禅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桓玄篡位后,刘裕起兵匡扶晋室,剿灭桓玄,算是为东晋朝廷立下了不世之功。

当然,光是镇压起义和剿杀奸臣是入不了辛弃疾和梁启超的眼的。刘裕的伟业主要是其成功的北伐。之前祖逖、桓温都曾北伐,祖逖一度收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桓温曾收复洛阳并且兵至长安。而刘裕的北伐,则是实实在在地攻灭了胡人政权。刘裕于公元410年和417年先后灭了鲜卑人的南燕和羌人的后秦,让东晋的版图达到了衣冠南渡以来的最大规模。那时正是罗马帝国被蛮族疯狂进攻的时代。410年罗马城被西哥特人攻破,世界之都遭到劫掠。而东方的古老帝国同样被外族践踏多年后,却于410年在刘裕手中有了一丝复兴的迹象。

功成名就以后的刘裕同样也不再是忠臣。当年他灭桓玄,复立晋安帝,但公元418年刘裕自己接受九锡以后也动了取代东晋的心思,于是他命人毒杀了晋安帝(一说勒死),立了傀儡皇帝司马德文,史称晋恭帝。晋恭帝即位以后,给刘裕封了宋王,又送了一套天子仪仗。到了这个时候刘裕距离当皇帝只是一张纸的厚度了。但是这一张纸总不能由刘裕自己去捅破,最后还是大臣傅亮猜透了刘裕的心思,建议晋恭帝禅位给刘裕,晋恭帝非常识趣地答应了。从此东晋偏安一隅的日子结束了,以刘宋为起点的南朝开始。但是刘裕很不厚道,篡位之后又杀死了废晋恭帝,而且是用棉被给闷死的。应该说刘裕杀晋恭帝实在没什么必要,因为晋恭帝禅位给刘裕的时候是心甘情愿的,毕竟若没有刘裕,桓玄早就把东晋给篡了。也就是说,东晋最后两位皇帝都死在了刘裕手里。所以刘裕和桓温一样,都是民族的英雄,但也都不是东晋的忠臣。

刘裕不仅北伐,同时也南征。早在秦朝,秦始皇不仅仅北击匈奴,也曾经派屠睢和赵佗南征百越。秦末中国打成一团乱麻,赵佗关闭南岭的各个关口,让自己的军队在一旁观战,没有参与中原的纷乱。赵佗后来在自己的地盘建立南越国,其最大规模时领土到达了越南北部,基本上就是后来北越的领土。赵佗的王朝在越南历史上叫“赵朝”。后来南越国被汉武帝所灭,其领土被划为交州,也就是汉朝十三州里最南边的州。交州里的日南郡就在今天的越南境内。东汉初年,越南征氏姐妹率众起义,反抗东汉统治,先后占领六十余座城池,后被汉伏波将军马援所灭。但随着东汉末期国力的衰弱,日南郡又发生起义,成立了林邑国,与中国对抗。刘裕派兵南征攻克林邑都城,林邑向南朝称臣。

中国南方由刘宋取代了东晋,而北方拓跋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在攻灭了北燕、匈奴夏国、北凉以后,统一了中国北方,中国的南北朝正式形成,两个中华帝国开始共存。

* 作者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系副教授。本文为作者的读史笔记。受赛先生之邀发表,与各位读者交流。